本帖最后由 haotian73102 于 2020-3-17 09:09 编辑
耳机的评价 从上面耳机的结构、参数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,耳机的优劣不是外在的因素能够决定的,某些材料的某种结构的采用并不能说明什么,优秀耳机的设计是现代电声学、材料科学、人体工程学和音响美学的完美结合。 耳机的评价需要客观测试与主观听音相结合,客观测试包括频率响应曲线、阻抗曲线、方波测试、互调失真等,这些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,这里我们仅探讨耳机的主要听音评价,这是我们选择耳机的必要步骤。 要正确的评价耳机的声音首先要了解耳机的特别。耳机有音箱所不能比拟的优势,相位失真小、频率响应宽阔、瞬态响应好、细节丰富,能还原出细腻逼真的音色。但是耳机有两个缺点,准确的说这是耳机的两个特点,它们是由耳机相对于人体的物理位置决定的。 一是耳机的“头中效应”。耳机营造的声学环境是自然界所没有的,自然界的声波是与人的头部和双耳相互作用进入耳道的,耳机发出的声音则直接进入耳道的,而唱片大部分又是为音箱重放制作的,声像位于两支音箱的连接线上,由于这两个原因我们用耳机时会感到声像形成在头中,听感不自然,容易引起疲劳。耳机的“头中效应”可以通过采用特殊的物理结构加以改善,声场模拟软件和硬件在市场上也有不少。 二是耳机的低频。低频下段(40HZ—20HZ)和超低频(20HZ)以下是通过身体感知的人,人耳对这些频段是不敏感的。耳机可以完美的重放这些低频,但由于身体无法感觉到低频,会让人觉得耳机的低频不足。 既然耳机的听音方式与音箱是不同的,耳机对声音的均衡就有其特有的方式。耳机的高频一般都有所提升,这样给人以细节丰富声音平衡的感觉。一只低频完全平坦的耳机往往会让人觉得低频不足,声音偏瘦,适当提升低频也是耳机经常采用的手段,这样可以使耳机的声音显得丰满,低频下潜深。最常使用这一手段的是软型耳机和耳塞,它们的振膜面积小,无法重放出深沉的低频,通过提升低频中段(80HZ—40HZ)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低频效果。 真实的声音不一定是美好的,在耳机设计中这两方法是有效的,但是过犹不及,如果过度的提升高频和低频会破坏声音的平衡感,刺激的音色容易引起疲劳。中频对于耳机是一个敏感的区域,这里音乐的信息最丰富,也是人耳最敏感的地方。耳机的设计对待中频是谨慎的,一些低档耳机其频率响应范围有限,却通过提升中频的上段和低段获得明亮尖锐的音色和浑浊、有力度的声音,造成高低频不错的假象,长时间聆听这种耳机,会觉得索然无味。 优秀耳机的特点: 声音纯净,无任何令人不悦的“嘶”、“嗡”、“织”声; 平衡感好,音色从不过亮或过暗,高中低频能量分布均匀; 高频延伸良好,细腻而柔顺; 低频下潜深,干净饱满,富有弹性和力度,无任何拖、慢的感觉; 中频失真极小,透明而温暖,人声亲切自然,有厚度、有磁性,不夸张齿音和鼻音; 解析力好、细节丰富,微小的信号也能清晰的重放; 有良好的声场刻画能力,声场开阔,乐器定位准确而稳定,声场中有足够的信息量,没有空洞的感觉。 动态没有明显的压缩,具有较好的速度感,大音量下不失真或失真很小。 这样一只耳机可以完美的重放任何类型的音乐,有良好的象真度和音乐感,长期使用不会引起疲劳,能够使聆听者沉浸在音乐之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