捌零无损音乐论坛

搜索
查看: 4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无损专辑] [索尼精选]《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辽宁 辽阳鼓乐、千山寺音乐集》 2025/Hi-Res/FLAC/BD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昨天 21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专辑名称: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辽宁 辽阳鼓乐、千山寺音乐集
表演者: 张玉涛,张玉振,张玉琦,张玉斌,张连悌,党荣伟,曹昌
流派: 民乐
语种:纯音乐
专辑类型: 专辑
发行时间: 2025-03-19
唱片公司:瑞鸣唱片
资源格式:FLAC分轨 / Hi-Res / 192KHz / 24bit

专辑简介:
在东北辽宁,鼓乐曾十分盛行。旧时民间婚丧嫁娶、满月做寿、商号开张、烧香祈雨等重大活动上都要吹奏。元明时期,我国北方民间形成了以笙、管、笛为主奏,加以锣、鼓的“北十番”,明代中叶,唢呐兴起,与“北十番”逐渐融合,最终形成了以唢呐、笙管为主要乐器的辽宁鼓乐。辽宁鼓乐曲目丰富,分为汉曲、大牌子曲、小牌子曲、锣板曲等,保留了大量唐、宋、元、明时期的古曲;结构严谨,板数规定严格;变奏手法特别多,同一曲牌通过不同变奏,能演奏出各不相同的曲调。
辽宁鞍山市千山,宗教文化历史悠久,北魏时已有佛教徒踪迹,到辽金已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著名佛教圣地。到清代,道教也入千山,释道同山,共存共荣。千山寺庙音乐,兼收并蓄、博采众长,形成了独特风格。节奏鲜明、音调高亢、感情激昂,既有清虚神秘的宗教色彩,又有浓郁的辽南乡土气息。分为佛乐和道乐,佛教音乐器乐曲主要是笙管乐,曲牌多与辽南民间笙管曲相同;诵经音调有“北韵”“南韵”之分,前者历史悠久,后者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,随着南方僧人来东北建寺而带来,此后南韵逐渐占主流,北韵衰落。关于道教诵唱调早年使用山东传入的“崂山韵”,据道界人士传说,大约百余年前,戏曲演员阚氏兄弟不得志而到千山蓄发为道,创立“东北新韵”,逐渐取而代之。

[attach]33098[/attach]

专辑曲目:
01. 柳河吟.锣板曲
02. 火石调子.汉吹曲
03. 小朝元.笙管曲
04. 好儿郎.双管曲
05. 罗江怨.单管曲
06. 万年欢
07. 五方界
08. 大佛升殿
09. 天下同

解压密码:www.80wusun.com
下载地址:

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0 音符 才能浏览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捌零无损音乐论坛

GMT+8, 2025-4-3 19:10 , Processed in 0.205950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80wusun.com

© 2019-2024 80wusun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